《论语》中为人处世的国学锦句
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:2024-12-20 08:18:45"国学″简单地说,就是中国传统的学问,又称"中学″、"国故″、"国粹″等。
狭义的国学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。一般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,涵盖了两汉经学、魏晋玄学、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、六朝骈文、唐宋诗词、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、学术体系。
广义的"国学″,是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,包括历史、思想、哲学、地理、政治、经济乃至书画、音乐、术数、医学、星相、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。
国学,蕴含着国脉、国魂、国本,是中国人的根基所在、尊严所在,是中国人为人处世、思想信仰的原则和标准。
儒家文化在我国封建时代居主导地位,其中"十三经″之一的《论语》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录,是中国儒家经典书籍的代表之一。
《论语》中为人处世的国学锦句有:
一、 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(三个人在一起,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,那他就可以当我的老师。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,对他的缺点和不足,我会引以为戒。有则改之。)
二、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
(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,别人并不理解,可我绝不会感到气馁。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?)
三、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。小人反是。
(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是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,全心全意帮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,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,或是唯恐天下不乱,不会在别人有失败,错误或痛苦的时候推波助澜。小人却相反,总是"成人之恶,不成人之美。″
四、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
(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,有虚心请教,认真学习,想办法赶上他,和他达到同一水平;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,就要冷静反省,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。)
五、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
(自己不想要的痛苦、灾难、祸事……,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。)
六、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。
(君子不会夸夸其谈,做起事情来却敏捷灵巧。)
七、当仁,不让于师。
(遇到应该做的好事,不能犹豫不决。即使老师在一旁,也应该抢着去做。)
八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,则远怨矣。
(干活抢重的。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"躬自厚″,这里没人多谅解多宽容,是"薄责于人″,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。)
九、见善如不及,见不善如探汤。
(见到好的人,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;见到好的事,生怕迟了就做不了。看到了恶人,坏事,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,要立刻离开。避得远远的。)
十、言必行,行必果
(说出的话,一定要守信用;确定要干的事,就一定要坚决果敢的干下去。)
一一、君子求诸己,小人求诸人。
(君子总是责备自己,从自身找缺点,找问题。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,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。)
一二、君子坦荡荡,小人常戚戚。
(君子心胸开朗,思想上坦率洁净,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。小人心里欲念太多,心理负担很重,就常忧虑,担心,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,常是坐不定、站不稳的样子。)
一三、毋意、毋必、毋固、毋我。
(讲事实,不凭空猜测;遇事不专断,不任性,可行则行;行事要灵活,不死板;凡事不要以"我″为中心,不自以为是,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,共同完成任务。)
一四、不怨天,不尤人。
(你的挫折与失败,绝不从客观上找借口,绝不把责任推给别人,后发展为成语"怨天尤人″)
一五、小不忍,则乱大谋。
(不该干的事,即使很想去干,但坚持不干,叫"忍″。对小事不忍,没忍性,就会忍想大局,坏了大事。)
一六、不迁怒,不贰过。
(犯了错误,不要迁怒别人,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。)
一七、小人之过也必文。
(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。)
一八、过而不改,是谓过矣。
(有了过错而不改正,这就是真的过错了。)
一九、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
(君子致力于根本,确立了根本,道也就会自然产生。)
二十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。
(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。)
二十一、三思而后行。
(每做一件事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才去做。)